flomo浮墨笔记是一款实用的手机记事本应用,能够帮助用户更有效地记录和管理信息,便于回顾和资料整理。它允许用户为笔记添加注释和标签,让你能够轻松记录灵感,随时查看,并且支持一键搜索功能。
打开手机Flomo,你会看到一个很简洁的小小的界面,最下面中间一个绿色的“+”,点击就会出现一空白的页面,就可以开始记录了。
它是以聊天框的形式来呈现记录的场景。也就是说,你可以像给小伙伴发信息一样,在对话框中输入想要记录的内容即可。
第一个#是标签: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分类选项。
第二个是插入图片:你可以在记录的时候同时插入图片。
第三个B是加粗:点击后就打开了加粗功能,直观明显的看到标注出的重要内容。
第四个是列表:你可以选择点点式,也可以选择数字式。
flomo还支持语音输入,特别适合在时间紧迫,或手头不便打字时使用。点绿色的“+”,点击最下面的三个小圆点···,点最后一个话筒图标录音。
打开语音输入,flomo会将语音实时转换成文字,帮我们记下来。
你可以把flomo当成一个倾听者,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,用语音和它讲述这件事的发生过程、你的看法和感受。这样,你就可以更自然流畅地表达出来。
录音完成后flomo会把你的讲述自动转成文字。然后你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修改、优化,记录完之后打上标签。
那么如何为笔记打标签呢,标签就是笔记的关键词或主题,只要简单、直观方便你提取和使用就好。标签就像给笔记装上了多个导航仪一样,在任何需要的时候你都能迅速找到这条笔记。
为你的笔记打标签,就是以你的视角和需求为主,将来可能用到这条笔记的”场景”。
如“我的”领域、“我的”兴趣、“我的”收件箱等。
先从这些大方向开始分类,但目录最好不要超过3级。这样打标签,打起来更顺手,用起来更方便。
打标签的方法:
点一下左下角的“#”,接着输入标签名字,点击右边回车键或者空格键,标签就会变成蓝色,就表示一个标签建立了。
标签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,如果你觉得太乱,可以增加数字来排序。
想要删除或修改标签,可以把光标移动到标签位置,点击右侧的「···」,选择「重命名」或「删除标签和笔记」就可以了。
方便快捷的回顾管理功能
通过层级标签和批注功能,快速将笔记内容分类;使用微信公众号还可以提供每日回顾功能
帮助整理你的想法
-「找一找」页面增加首次访问时的推荐问题
-一些体验优化与问题修复
可视化数据图标
软件将记录用户的每日记录数量并以图表的方式表现,方便直观
卡片式速记:无需标题,像聊天一样快速记录想法,支持文字、语音输入,随时添加批注和标签分类。
智能知识关联:AI自动识别笔记关键词,通过标签和双向链接串联相关内容,形成知识网络。
多场景同步:手机、电脑、平板实时同步,微信、浏览器等多入口快速记录,离线内容联网后自动更新。
每日回顾提醒:按时间或标签推送过往笔记,助力知识复习巩固,避免灵感遗忘。
无压记录:简洁的输入框和多样化的输入方式,让用户无压力地记录想法和灵感。
跨平台同步:支持iOS、Android、Mac、Windows等多个平台,确保数据在各端同步,随时随地查看和管理笔记。
丰富的定制化功能:提供丰富的API接口,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,如自动化发送信息、与其他应用联动等。
强大的回顾功能:通过每日回顾、随机漫步等功能,帮助用户回顾过往记录,激发新的灵感和思考。
数据安全:支持将内容自动同步到Notion等云服务,确保数据备份安全,防止数据丢失。
v4.7.7版本
AI借给你脑力,你需要付出利息——你自身的思维能力。——desunit
本次更新:
【新增】每日回顾支持推送。许多宝贵的想法,都值得被再次记起。现在,你无需再主动打开App,flomo会在恰当的时候,将你过往的记录推送给你。让每一次回顾,都成为一次灵感的重逢。
【优化】AI洞察页面布局,让你更便捷清晰的筛选笔记并发起洞察。
近期更新:
【新增】AI洞察现已支持「引用标记」。每一条深刻的洞察,都能追溯到具体的笔记源头。这不仅让洞察变得更加可信,也方便你随时返回灵感初显的现场,重温思考的脉络。
【优化】改进了新朋友的上手引导流程,希望能帮你更快地安顿下来。
【优化】调整了多处界面细节,并提升了应用的稳定性。
【新增】为AI洞察增加了时间和标签的筛选维度。现在,你可以更精确地回溯特定时期的想法,或审视某个主题下的思考脉络,让每一次来自过往的洞察都更聚焦、更深刻。
【新增】AI洞察引入时间维度分析,帮助你回顾不同时期的思考脉络,发现自己思想的成长与变化。
在与过去自己的重逢中,看见成长的足迹。
软件评论
网友评论